高雨浩
水哥算是真正把我带进山野的人吧。13年水哥带的冬训是我参加的第一次山野活动(虽然之前去过岩壁和13年登山的报告会,当时把吴夕认成了招新时和我聊天的人——后来发现是shy)。事后回想那时候的经历,我常常觉得如果不是在冬训时认识了水哥,我可能不会有勇气在下一学期来到几乎其他人我都不认识的日常训练,那么也就不会发生之后的所有故事。
13年的冬训时见识了他作为训练部长时的严肃和牛逼(似乎正是在任时水哥体力达到了近几年顶峰吧?),刚开始的几天我甚至一度以为水哥是老师而不是学长,可见当时水哥的气魄是如何吓到了初入茅庐的新人,在那之后很少有山野的老人给过我那种感受了(也许除了夏训开始时的xsh)。那年冬训对水哥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在最后那周的第一次耐力测试的前一小时。那时守在老馆随时准备赶去西操训练的我发现空气质量差得可怕(超过了500),不敢去测试15圈的感觉油然而生。于是发信息和水哥谈这事,然后被他一番“在空气不好的时候跑半小时的伤害,只要你以后在空气不好的地方少生活一段时间就足以弥补”的理论回应了。所以后来大家都照常测试了15或20圈长跑(虽然我故意放慢速度跑了,然后两天后再测了一次,那天空气不错)。当然这也不是水哥的锅,13年的时候雾霾的问题还没有后来那么重视,好像还没有怎么提到雾霾这词。当时似乎和水哥聊了挺多事情的,比如能不能破例参加零批攀冰(因为我当时以为一批二批我时间不合适),比如能不能选上冬季野营etc。感觉我很容易地融进山野,以及和许多老人混熟有水哥很大的功劳。
既然从冬训开始谈,那就先讲训练相关吧。我的大一下学期就在水哥的带领下经常参加日常训练了。估计也是主要受到水哥的影响(“东操猛将”是协会一个很高的荣誉;“夏训比冬训强度大多了”etc),那学期我得了东操猛将,也参加了夏训和登山,说起来我敢于报名夏训的一个很大的促进因素还是得到了水哥借给我的护膝和髌骨带(这样就免了我“可能会伤膝盖”的担忧),btw现在这俩东西还在我这里,伴随了我之后的第二次冬训、第二次夏训和前后若干野营拉练。真的很感谢水哥。还有一个小插曲:14年夏训前的最后一次力量训练,水哥组织了测引体、平板和半蹲极限。测半蹲的时候我和水哥刚好面对面,又刚好是最后还硬撑着的两个人,简直是大眼瞪小眼地在坚持。快到6min的时候,我眼看着他为了不输给我,都咬起了自己的手,而我其实也在很艰难地撑着,全身都在颤栗。想想我输给他似乎也没啥大事,于是我在没有真的到极限前“主动”让自己倒下了。对这事我们后来还互相调侃了一会儿。后来的一件印象格外深刻的事发生在14年的冬训。本来作为老人似乎不咋需要拼的我给自己定了俩新目标:力量上拉起引体(这也是前半年就定的目标了,但还是只能跳着拉起来),耐力上跑15圈要保持住2min一圈的速度(前一年我是30分55跑完15圈,虽然是那年的女生耐力第一,但因为在10圈左右的时候掉出了2min一圈的速度,还是留下了一大遗憾)。第一个目标上感谢xxx在训练后留下来辅助(当然也是陪着fdt),第二个目标要很感激水哥。那年他其实没有正常来冬训,但我有几次把他邀请来了耐力训练帮我带速度,争取稳住2min。虽然最后一次和他一起跑我还是10圈左右掉速了,但应该还是有很多“量”的积累吧,以至于耐力测试的时候我一直跟着男生2min速度的押后跑到14圈,第15圈的时候自己冲刺了一圈,最后跑到了29分半,突破了自己的记录。 对了,第一次攀冰的时候(最后我退了火车票,去了一批攀冰)认识了慧慧,但是当时就记得水哥在冰壁下对上边攀得比较怵的慧慧的大吼大叫了,这让我有点奇怪,怎么水哥对慧慧这样,也有点不奇怪,他还真是一致性很强地对谁都这样(水哥在训练中最爱说的就是“你太弱了”“你怎么这么弱”,感觉hj应该印象最深刻,我倒是似乎还挺能接纳这种调侃而且还觉得好玩的…)。
登山回来后,我一直很遗憾没有和水哥做过任何山野活动的队友(最初我期望的是一起登山,想知道山上的水哥是不是还那么体力好和搞笑乐观),然后水哥要带百花山野营,我就兴致勃勃地参加了。那次是我第一次当帐篷长,因为“第一次”产生的紧张情绪,还被水哥嘲笑了很久(当然他也给了我不少鼓励)。不过水哥好像那次是第一次带野营,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回来的包车上看到水哥晕车吐得那个可怜,隔着一个过道的我想关心却不知道能做什么,现状真是太惨烈。后来在15年夏训的总结野营上(hwt和我都比较忙,把带队的责任推给了水哥,他欣然接受了),还和水哥、慧慧、lwy住在一个帐篷(和每一个我都是第一次分进同一个帐篷),记得那晚的煎牛排,都是水哥的计划。水哥总是特别靠谱地提前做好准备,像跳跳说的,和他出去玩完全不用操心。
再后来就是理事会的接触了。大二那年夏天我积下的对于理事会的心结,当时理事会的人里面估计就水哥和慧慧知道吧,很感谢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都给了我极大的实际帮助和心理疏导。后来是水哥做了理事长,秉承了很“与时俱进”的理念(我很能理解但又不很认同),对于一些协会现状和问题的讨论,水哥发表过很多很独到而有见地的观点。虽然我不是都很喜欢,但毕竟是“权宜之计”,还是很佩服水哥的理性和思想的。 山野之外,好像和水哥他们一起看过一次电影,讨论过他的科研和我的科研,听过一些爱情故事,参观过他的实验室。感觉他是个很自信达观的学术人才,同时人又很靠谱很nice,虽然有时候有些刀子嘴但心底是很柔软善良的~祝愿科研顺利一路牛逼~ 水哥要毕业了,很快就可以去日本和慧慧一起生活一起科研啦,祝永远幸福~
涂江汇
涂涂和我是同一届、同时加入山野、大一大二一起参加了两次冬训两次夏训(虽然她是14科考15登山,正好错过做队友)的,我们同时做山野的新人、新的老人和老人,经历比较相似也就比较惺惺相惜吧。毕业后还会在学校(虽然需要去一下深圳)的,wgy也留校,涂涂还可以继续在山野浪,以及秀恩爱,而我要孤独地跑掉啦(笑)。 认识涂涂是在13年的冬训,有一次训练前几分钟的时候她突然和我聊天,说她的舍友和我的舍友抱怨说,她有个奇葩舍友每天晚上去训练,很晚才回来。我的舍友问“她是不是山野协会的”,她的舍友很惊讶“你怎么知道”,结果我舍友说“我也有个这样的舍友”。我们就这么认识了。14年的夏训前我们其实都同时报了登山和科考,最后都被小坏问更想去登山还是科考,她选择了科考,我去了登山,听说她在科考中是个体力很牛而且很乐观积极的队员。15年的零批攀冰练技术的时候,我俩应该水平差不多吧,都差不多要开始模拟先锋的时候时间不够了,因为她要去冬攀,需要练成技术,于是模拟的机会和先锋的机会给了她。我是真心不想先锋攀冰,所以后面那年可能争取到机会也没有特别去争取。现在涂涂成了攀冰技术,我还是老老实实爬顶绳。犹记得她模拟先锋前一晚,她怀着必须迈出先锋那一步的心理压力,在我俩一起散步时流露了不少情绪。当时还挺担心她的,但第二天那最后一个先锋机会来的时候,她很勇敢且成功地上了。15年登山科考都缺老人的时候,她去做了登山队的攀登队长,感觉她走上了技术路线,虽然有兰姐,但也承担了不小压力;我带了科考队,让自己外表暂时变了一个风格。
我们似乎一起参加的野营一个是胡爸带的红螺,那次涂涂是路线,走得飞起;我做押后,第一天身体不适走得很颓,在后面走得很郁闷,简直是自己押自己的后。记得她对我说(或者是那次攀冰?记不清时间了)她很喜欢爬山,就是喜欢到山里,我很欣赏这种单纯的喜欢。还有一个是15年的沙漠,我带和hwt各带一支队,涂涂和wyb做路线,回来后他俩还在一起了一段时间。很少八卦的我不小心见证了涂涂在山野的爱情故事,很高兴15年登山回来她和靠谱的wgy走到一起,一直稳定到现在,而且还将永远幸福下去~对于感情的事,感觉涂涂比我强大和洒脱更多,总想着有机会很想和她聊聊,不过一直没有机会……
张华枫
跳跳老说他总黑我,其实我觉得我意识到的估计比他意识到的要少一些吧,还在我能接纳的范围内,多数时候就是笑笑过去了,也没有咋记住。
回答你一直在说的那个问题,我觉得拼就是一种人生态度呀,很多时候我享受的其实就是拼的过程。也许拼并不需要什么其他目的,它本身就是目的。当然我也认为对很多事情要放得开,要对自己宽容洒脱一些,不要太拼,可是我想说,很多时候我也想做到啊,这不是很难放下么,我也很无奈啊。
对跳跳的印象一是日常训练很积极,好像自我来山野他就在带训练,我登山回来科考回来他还在带训练,现在要毕业了,他还在带训练,不过终于要去登一次山了,登山加油!二是吃瓜太厉害了,年年都是瓜王。三是心态好,想得开,在山野有一群好基友,还有爱摄影,爱拍小草小花。感觉他是一个真正热爱生活的人,很欣赏这种淡定从容的生活姿态。
要毕业了,跳跳要离开学校去工作了,不过还是怀着一直坚持的科研梦。大五台的时候我们聊了很多科研的事情,我相信你会坚持自己的追求,并且过上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李东勇
大王是我的老乡,老家是同一个城市的。15年科考队的人物志里大王写了我的(其中一篇),看得我很感动,不过那次我选择了给俩路线写,没有写过大王的人物志,这次算一次吧。
认识大王是在15年夏训,当时对大王最大的印象就是老实(真诚)、勤奋(坚持)、靠谱,这些印象也一直保留到现在没有改变,可能这也说明了大王是一个多么表里如一单纯可爱的人,这样真诚的人其我似乎见到的并不很多,所以每个我都很珍惜。对于大王,曾经的队员/队友和一直以来的老乡/朋友,我格外珍惜这份队友情和友情。 大王是个很真诚的人,感觉他心里很少藏着什么东西,圆滑和世故和他完全扯不上关系。大王很爱唱歌,一首《星星点灯》一首《水手》(我可能完全忘记了《女儿情》)给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以至于科考后的那个暑假我把这俩歌单曲循环了很久。对于爱情,大王也是绝对的忠心和真诚,一心扑在里面,以至于突然结束好像只是经历了一场梦的时候,他会那么的心痛。对于他这样的性格,水哥和跳跳好像常常黑他太简单幼稚不堪一击,但我常常觉得这样挺好的,特别有赤子之心的感觉。很多人都太成熟了,好像少了点什么东西,那种最纯粹美丽的东西。
大王对于跑步的坚持让人心生敬畏。我完全不记得他第一次日常训练跟我带的那组跑还觉得我跑得轻松那件事,我印象深刻的是大王跑步很坚持后来多加训练之后越跑越快。其实我觉得大王应该最初也比我好一点点?记得科考集训某次男生组跑步的时候(好像是后面两周的训练,我让佳莲带女生组了,于是就安心去了男生那边),我因为不想落下一个人而在清华掉队的时候跟着减速了,但其实那时候我按带的速度跑也有点想掉速,后来大王在数圈后掉了队,他是男生里面跟得最久的两人之一。后来他对我“主动押后”一事耿耿于怀了很久,因为那样就不能证明他比我跑得快了。要说证明其实后来完全是不证自明:半年多后我生日跑21km,那时候我刚交换回来,很久没有坚持运动,还正在重感冒,那天还雾霾很严重,但因为大王的执着(之前约好了和他还有lwy一起跑),我们俩不情愿的人还是去了。结果lwy跑了一半,我虽然跑完了但马上感冒加重、(可以也因为鞋不对)膝盖也废了(现在想想还是更应该和lwy一起跑一半不跑了),倒是大王一身轻松。那年科考队里,大王是跑步最坚持也是进步最大的,直到现在大王估计也是队里为数不多的还一直坚持跑步坚持锻炼的人吧。
大王是个非常靠谱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当时考虑再三,决定把大王和我分在那个唯一的四人帐,一起带陈云龙和文佳这在选队员时被水哥成为“绑定”在一起选的队员(一个体力很好背负很好但是不很听话,一个很nice但是背负不好),想着需要大王这个靠谱的人才能带起来。科考时候大王也是一直非常靠谱,在陈云龙体力不支的时候承担了不少帐篷里的背负。还有一个插曲,他和文佳两人,科考中每天晚饭吃个泡面都能吃出天下美味,让我这个不喜欢泡面的人也跟着吃得很开心。 大王毕业后还在学校附近工作,应该还能时不时回来浪,希望将来科考队的大家还有机会聚起来一起玩。我想,作为一个如此真诚、坚持和靠谱的人,大王一定会找到真心相爱的人,并且过上理想的生活的。
赵超
在赵超眼里,我似乎还是大一大二的小朋友?作为14年雀儿山的大一同学,我好像给比我老的队友都留下了一个即使几年后还不可磨灭的第一印象,那就是我还很小,现在也还是当时的年纪……不过我好像也蛮喜欢这种感觉的,被比我大的队友倚老卖老和照顾的感觉,这和后来自己逼着自己成为那个去承担责任的老人甚至队长,面对即使年龄比自己大的新人,感觉还是美好更多吧。
不过14年不论在集训还是在山上,和他的接触都不很多。只记得xsh的突然卸任,让崔和赵超都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也许那时候赵超度过了挺艰难的时光吧,但作为啥也不懂的新人的我就是啥也没有看出来,只知道这个攀登队长很厉害。赵超似乎当时就有旧伤的问题了,这也导致了他后来的不能去登山的遗憾,当时夏训有时候跑山他就不参加,留在原地帮大家看包了。我也有些遗憾不能在自己有点经验之后,和他再次做登山队友,在一个组一起登山。当时还是体力上出了太多bug,就算没能登顶不是太遗憾,没有更多地和许多队友,特别是A组的队友相处已经足够遗憾了。
除了14年的夏训,还有15-16年跨年那次空姐带的冬季灵山(我俩都老弱病残地走在后头),和赵超其他的接触都是和攀岩或者攀冰有关了吧,而他一直是一个技术的形象。16年的零批和一批攀冰,他作为技术给了我很多指导,一批的第一天结束时候,他说我完全可以第二天去先锋试试,但一来是因为我当时作为队长把爬的机会更多地给了新人,二来我又的确不很想先锋(这个动机可能起了很大作用,因为如果真的想的话机会肯定是可以创造的),结果至今也没有去先锋。那次攀冰我还因为一个听错了他意思,又加上自己安全意识不够强的冒险行为闯了祸(我因此写了我在山野唯一一个检讨),他带上我们当时缺的装备上来“解救”大家,自己也背了锅。那个冲上来救众女生的高大形象,好像从此树立在那几个女生心中了吧!
不爱八卦的我这几年略微知道了一点点赵超的山野罗曼史,曾经也是挺为他揪心的。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希望他毕业后在工作、生活和爱情上都顺顺利利开开心心~
徐小斌
对徐小斌的第一印象是——“太逗了”,犹记得15年的那次赏花踏春京西古道拉练回来,在紫操总结的时候,他每说完一句话就动一动眉毛,这种自由控制眉毛运动的本领也是真能卖萌呀。当时就把全场逗笑了。
所以后来我还一度怀疑他是不是天然逗逼,不可能严肃起来,没想到登山回来成为了老人的徐小斌也是一号让新人敬畏害怕的人物,这角色随意转变的能力也是真厉害呀!
祝毕业愉快,未来一切顺心~
王龙泽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认识平胸的了,好像一开始就只知道外号不知真名,也似乎从来没有叫过王龙泽这个名字——好像就听小颜这么叫过了。说来也挺幸运的,还是新人的我很快就被传播了这外号由来的故事,好像说的时候xsh都还在场,记得那情那景也是挺有趣的。想想曾经的平胸是很单纯可爱啊~
记忆中我好像大一下还是有段时间挺执着地想拜平胸为师的,平胸还给我过训练计划,然后我过了没几天就开始登山集训了,这事也就不了了之。后来我还是没有拉起过4个引体——第一个引体都还是一年多后在美国拉起来的,甚是可惜。当初的执念早已淡忘,我登山完了带科考,除了磕线一直没有多认真地好好练攀岩,感觉也是有那么一点点辜负了第一次野攀时候平胸对我的评价。更可惜的是,他后来很长时间退出了攀岩,听他说还是在钻研数学题。这种爱好也是相当高大上呀。听说还是高中搞数学竞赛保送的,看来还真是有原因的。
平胸爱好很广,但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居然做啥都能做到格外好。虽然听说小小是一心攀岩,攀岩比平胸好,但平胸花的时间要少,而且还发展了其他的爱好,比如轮滑和滑雪都很厉害。想想自己对什么都只是有爱好而没有特长,就越发佩服平胸这种玩什么都能完成很高水平的选手。不过也可能是由于缺乏对其中某个爱好的持久专注,感觉平胸会时不时地离开一个爱好,去玩玩别的,所以才不像小小那样一直执着地攀岩吧。
记得某次平胸吃饭的时候(不记得是多久之前了,好像还有王阳阳),似乎能感觉到他对生活的一种迷茫和不知未来要走向何方的恐慌,也许这也是他那时候离开攀岩圈的背景吧。不知道现在的平胸是不是想通了点,是不是找到了一个毕业后近几年想追求的目标和生活的方向,希望他做到了。
祝毕业愉快~一切顺心。
王高远
好像从没有和王高远一起出来活动过吧,对他的印象都是和涂涂联系在一起的。当时就很为涂涂感到高兴,遇到了一个真的很好很靠谱的汉子。不过关于靠谱的内容都是道听途说,还没有荣幸亲自发现。
感觉高远是个很低调的人,有几次日常训练其实我们都在场但我却不是很容易注意到他,每次都是因为看到了涂涂在,于是产生了他一定也在的预期,然后开始主动去进行视觉搜索,最后才找到(或者没有找到)他。
高远要直博了,还有很多年在清华在山野,作为一大靠谱老人,感觉还可以好好浪好好做点事情呀~祝一切顺心!
叶一锰
叶帝和山野齐岁,是一个特别靠谱的人,一进队就迷倒了文佳,最后名字都作为唯一的名字印在了我们的队衫上。叶帝和周毅博是一个专业的,总记得他俩在的时候老是叶帝在黑周毅博,两人聊天也是很喜感,特别像一个模范好学生一个坏小子似的。
15年科考集训的时候叶帝一直是话说的少事做的多,从来任劳任怨特别听话,绝对是任何队长都会看好的队员。后来叶帝和佳莲、大王一起做前站,也是(据大王说)被佳莲父母很是印象深刻,最后就记得叶帝而不记得大王了(此处深切同情大王的遭遇)。科考徒步的过程中叶帝也是稳稳当当没有出任何bug的样子,以至于我都想不起来他有没有虚啊累啊什么的(应该是没有的)。
回来后叶帝很积极地当路线带队,现在又直博了,一定还能继续在山野靠谱下去,发光发热。祝读博顺利,玩得愉快~
罗文宇
把罗文宇拉进山野最初只是为了好玩,因为初高中时候我们都有期望过能一起在野外探险,而山野是我加入过的最棒的社团。不过罗文宇大一的时候校区离清华很远,所以在大二搬过来(到还是有点远的附近)后才算是进了山野。他第一次来协会活动是14年某次日常训练,之后在紫二吃饭的时候,水哥和慧慧还各种胡思乱想,不过那时候他们主要是在纳闷为何我俩都没有坐在一起吃。
然后我们、shy和lisa还有游丽洁跟着xsh去了一次私搞狗牙,之后就是水哥带的百花山野营了,貌似那次才算是罗文宇的第一次协会爬山?之后罗文宇和水哥熟起来了,水哥帮了不少忙,罗文宇也就很快融进了山野,参加了更多的活动。此处再一次看出水哥是个对朋友很好很好的人。
切入重点。15年的沙漠中罗文宇和舒心初识,犹记得沙漠回来下一晚在老馆门口我们聊天聊到八卦,我得知他和舒心的事,还是相当的惊讶。后来的事情发展越发迅猛,红螺的时候聊过一些,那时候好像就在一起了?总之,他俩的感情经历我感觉是颇不简单,都很有勇气和主见。作为一直以来的好朋友,我大概可能了解到更多的艰难和真情,对他们深表祝福。
在15年的科考中罗文宇作为路线(之一),很遗憾地高反严重了,没能做好路线一事让他很是自责。有那么几天,罗文宇老是很虚地走在后面,有时候感觉都要没意识了。还记得第一晚在我帐里总结完后,罗文宇和我单独留在里面一小会儿,他量体温的时候我们聊了几句。他说我们很久没有这样聊天了,一刹间我也伤感。集训期间我为了好好带队和不出现任何“小团体”,基本上无视了我和罗文宇的友情,对他在拉练中做路线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也都很明确地提出来,回想起来感觉自己那时候也是挺对事不对人、不留情面的。好像让他和其他一些队员还一度很怕我,这倒是我意料之外的效果……说回徒步的时候,我觉得他已经很尽力很坚强了,高反这种事谁也说不好,最后没有办法走完原路线的责任他完全不需要往自己身上揽。一个插曲:虽然罗文宇好像说过自己不觉得,但我看来,第一天路线中那大段的高高的原始森林,我们漫步其中的时候,超级有野外探险的感觉,那一刻我沉浸其中,有种实现了儿时梦想的感觉。
接下来都要去美国啦,不过你们在加州,我在东部,还是有些远,还是可以过去旅旅游的应该。10年来一直在一个班or学校or城市和社团,也是相当难得,有很多话可以说,以上的文字省略n字。祝你们幸福美满,学业和工作一切顺利~
王寿文
15年科考队的队友,一个学术大牛,体力和学术都很厉害。科考的时候作为队伍为数不多的可以做老人的人之一,承担了不少队里的责任,在帐篷长一职上承担了不少,也有过一些难过之处,也是挺不容易的。记得集训期间寿文是跑步最快的人之一,训练也是非常拼,好像才刚读博士就已经发了两篇SCI了,在队里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学术大牛。选帐篷长和分帐篷的时候,我把罗文宇和梦迪分到了他帐里,以为会是个颜值和体力都好的模范帐篷。
结果。。事与愿违。科考的时候梦迪一开始特别虚,分下了一些负重,罗文宇也从第一天上4000m就开始高反,有些天还是蛮严重的。我和其他几个队友都有帮到一些忙,但很多负担还是要帐篷长寿文自己承担了,特别是帐篷里面的分工、睡眠的质量,负重上他说自己也背到了25kg(虽然我很想吐槽我宁可背那个25kg的包也不想背我当时背的那个轻一点但背负系统简直整死人的包),特别心累。当时我也是背得很不爽,就干脆要求和他换了包,结果他在下一个垭口就提出要换回来……可见包的质量有多重要。还记得第一晚罗文宇的高反,他们帐篷滚下去一个睡袋,寿文摸黑爬下去找没有找到,最后不得不三个人用俩睡袋将就了,也是够可怜…
回来后他虽然忙于科研,但我们的聚餐和唱k他基本上也都去参加了,还当了路线带了队,现在又要提前毕业了,也是全能选手。可能要去纽约做博后了,离得很近,应该还能时不时见个面~祝科研之路一路朝着梦想前进!
胡传鹏
认识胡爸爸是在13年水哥带的冬训,那时候他会带某个组的训练。他虽然只加协会一个学期,没有参加过夏训,但因为人太靠谱,已经深受器重,算是一个老人的形象了。记得有次训练结束后,碰巧和他顺路骑车骑了一段路,聊天得知他是心理系的博士,居然发现了我们学院的学长(当时还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这让我有点点激动。
不过那年冬训似乎没有太多关于他的记忆,估计是他太低调了吧。后来他去了冬季野营和冬攀,回来已经非常经验丰富啦。真正认识起来是在接下来那学期的登山集训,正巧那学期我有一门必修课他是助教之一,我俩还上完课一起去补训练,还记得西操两人辛苦跑完十几圈,其他人早已训练完离开了,我们找到崔和剩下的瓜的场景(但是后来我那门课得了有史以来的专业课最低分…蓝过…)。
后来在山上结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矛盾,此处省略几百字。只能说气场不和吧,我俩都没有遇到过这么沟通困难的情况,说起来也是挺有趣的心理现象。 之后我加入的第一个实验室就是胡爸爸所在的那个,虽然其中有各种波折和遗憾,但还是感谢他给了我一些指导。然后就是我拉梦迪进了山野,进了15年科考队,在磕线中他们一见钟情并走到了一起。集训时他俩老秀恩爱,固然无可厚非,但在那段我因为想带好队伍而压抑个人感情的时候,其实还是心理更容易不爽的。唉往事不堪回首。
胡爸爸终于要毕业啦,而且和梦迪一起毕业,祝爱情生活幸福美满,科研一切顺利呀~
张迅
大一时候我们俩是登山队最小的两人,不过张迅看起来并不小,可居然比我还小几个月。他是真的生猛如野驴,不论是平原的训练还是雪山的攀登,当之无愧地获得了野驴的称号。
登山集训印象深刻的事,感觉他是为了不显得我们太弱,而故意爬楼没有爬更快的,但即便如此也已经远超我们了。还记得去雀儿山的大巴路上,有段开在国道318上,那会儿我本来还挺想骑行川藏线的,看着奔流的大货车大客车,闻着可怕的尾气,张迅转头对我说:“你看,你不会想来这里骑行的”,果不其然,我之后再也没有那个打算了。登山回来他和超女在一起了,这让我们都小小吃了一惊。后来他好像不常出现,很长时间除了去攀冰当技术之外就不来活动了,不过他攀冰也是真厉害,不仅技术好而且不害怕,这一点我只能表示佩服,我对攀冰先锋的抵触至今都没有克服。
这一年左右基本上只是在紫荆一层吃早饭的时候偶尔会碰见他了。大四的他明显闲了不少,保研了,还能继续在山野浪(当攀冰技术?)。希望张迅毕业愉快,和超女一直幸福美满,还有读研顺利~
高晓禾
同班同学,四年的舍友。好像是那个和老涂的舍友聊天聊起我和老涂的我的舍友(不过小禾好像说不记得了)。曾经那些年,小禾都没有在我的号召下加入山野,最后还是被被我拉入伙的梦迪拉入伙的,sign。还老不承认加入山野和我有任何关系。 不过小禾在山野的为数不多的几次野营拉练我都没有去,我最后去的那几次她也没有去,所以没能有缘参加一次活动。不过听说她玩得挺开心而且体力很好,真是前几年都被她哄骗了,次次都说自己太弱,还老说我们不是一样的人,结果……我真心感觉自己白白被黑了三四年,还少了一个身边同学做队友,sign。
小禾在我心中是个爱好广泛的学霸,一直和另一个舍友常年作为我们宿舍的“学分绩/排名担当”,让我这个永远在她后一个分数档次从没有进步过的人甚是佩服。不过还好我过完大一下就认清了事实,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努力让自己不关心成绩和排名,只用心做喜欢的那些事,才不至于在宿舍过得太相对剥夺。不过小禾总以自己体育不好作为推辞,还时而感慨假如我们社会的评价机制是体育至上的,她就会比较惨了。但其实看她在爬山中的体力,我觉得估计这不会成为什么负担。
这一年来我们忙于不失学,在一条船同病相怜很久,也都经历了一些波折。虽然小禾现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但我相信最终大家都会有光明的未来,就像申请季的我们互相鼓励的那样。而且,终于认定了自己的方向很不容易,相信小禾一定会坚持走在理想的道路上,做自己最喜欢的事的~
袁梦
在ASIC认识的袁梦,还是我大一时候那个登山集训的夏天,那时候我还在ASIC混(登山回来就基本只在山野了)。一天我带了一队人去希腊大使馆参观,挤地铁的时候和她聊了几句,犹记得她说很喜欢户外。当时我还挺惊讶的,可能是因为自己简单地认为美腻的学姐是不会真的去做我们做的这种自虐般的事情的吧。然后就到了去年夏天,我很意外地发现她竟然报了登山集训,我当时那个吃惊啊!然后这个美腻的学姐不仅坚持完训练,还体力超级赞(听说的)。最后听说她因为男友受伤的事(要照顾)没有去成登山,真是很为她感到遗憾啊!在我看来,参加完所有这么艰辛的夏训,完全满足队员标准,最后没有去成,是一件特别惨的事……再后来就是听说了她和空姐的八卦了,他们的选择还是挺理性的,不过还是有些小遗憾~
在我眼里,这么温柔美丽又性格超好的女孩未来的道路一定会如她所愿的,相信袁梦能在爱情和事业和所有她热爱的事情上都圆梦~
王阳阳
对王大爷最初最深的印象好像是在我大二的时候(前一年好像他在外边交换?),某次在岩壁看到平时威风凛凛的前辅导员路过,辅导员竟然对他毕恭毕敬,还说了一两句特别恭维客套的话,大大出乎了我对这个很大佬的辅导员的印象,可见王大爷在系里的地位。
后来和王大爷的接触基本上都是攀岩相关吧,王大爷的攀岩技术还是很能碾压众人的,而且还很nice很耐心地跟大家讲解,这一点特别赞。
再后来16年的夏天老王在缺队长的严峻形势下承担起了登山队长的重任,没有参加过夏训的他很好地胜任了登山队长的职务,在各种无语的bug(比如团委的事情)出现的情况下,还实现了凡冲顶的人都登顶了(除了比如从本营下撤的diudiudiu)的硕果,让我们那些14年因为暴风雪没能登顶的人很羡慕。
老王好像在清华呆了很久了,也许也是因为在山野呆了太久?anyway现在终于要毕业啦!祝毕业顺利毕业愉快~好像要去哪里当官了,感觉很适合王大爷啊,祝事业有成~
宋梦迪
和梦迪入学时是一个班的,最初大概只有“我们都是落寞的理科生”的记忆。分专业后也是一个班,好像也没有特别的接触。后来就是梦迪在我的带领下加了山野,参加了15年科考集训,成为了15年科考队队员,又和我前一年的队友胡爸爸一见钟情,我和她的交集就变得越来越多了。
梦迪是个很重感情的人,也很善于和朋友保持很亲密的关系,这在她口里是intrapersonal skills,我相信是很赞的。至少在极少的我能对之卖萌、亲近和提要求的人里,她是其中一个(这对我而言是相当难得)。在她疯狂地陷入爱河的那些天,我好像旁观了发展过程,也是见证了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是有多么狂热。还有一起看电影的时候发现,她也是不常见的这么容易被电影打动哭的人。
作为衡水练就的人才,梦迪的很多坚韧的品质似乎不证自明。科考集训中有次拉练,我眼看着她如此艰辛地坚持着,我都以为这肯定坚持不下去了,结果她还是在坚持。在我们班如此学分绩膨胀的地方,我努力让自己不care分数了,某次拉练回来包车的路上,我听说她前一学期刷出过那么高的我遥不可及的GPA,还是让我实在羡慕嫉妒。想必其中也是很多的付出和坚持。
大三下确定未来选择和申暑研时候的焦虑无比的一两个月,我和她几乎形影不离(当然她可能主要是因为胡爸爸在交换)。那时候我膝盖很虚弱,一直被她电动车载着活动。因为不想爬楼梯其实也是心情焦虑不想见人,我一度和她住在胡爸爸的实验室。大学以来很少很少再和哪个朋友这么接近过了,也许除了两年夏训期间。虽然其中也有争执和冲突,但对那段经历我心怀感激。有时候我会去想,要不是知道有她和我一样在紧张焦虑迷茫,有她可以无所顾忌地聊天,在那段我甚至不想见人不想说话的日子里,还真不知会发生什么。
期望着“我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期望着“有书读”的我们现在都找好了下一步的落脚点,也确定了(至少现在看来)未来的职业选择。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也许真的是这样。下一年我一定要去欧洲找你玩~祝感情幸福学业顺利,还有顺利拿到你最想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