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米勒 丹尼尔.珀尔曼
只要具备智慧和一起努力,我们就能和爱侣幸福到老。
Chapter 1 人际关系的构成
人类社会属性的核心部分正是对亲密关系的需要。如果我们要正常地生活和保持身心健康,就需要在长久、关爱的亲密关系中经常与伴侣愉快地交往。在亲密关系中包含有人的归属需要,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至少在六个方面存在差异:了解程度、关心程度、相互依赖性、相互一致性、信任度和忠诚度。
####文化的影响
高性别比率的社会(女性较少)倾向于支持老式、传统的两性性别角色。
低性别比率的社会(男性较少)倾向于支持颠覆传统,也更为宽容。
####依恋类型
个体差异
第一,大多数人的才华或能力只比平均水平略好或略次;
第二,大多数特质的极端水平,即过高或过低的特质,都十分罕见。
心里学上关于两性差异的三个重要观点:
- 有些两性差异的确存在,但非常小。
- 男人或女人性别内的行为和观点差异远大于两性之间的平均差异。
- 由于两性的行为和观点在正太分布上重合的程度如此之大,以致即使平均得分低的性别中也有许多人的得分高于另一性别的平均得分。
所以,宣扬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根本就是误导他人,因为它根本就不对。亲密关系中的性别差异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般重要和有影响,常识倾向于美化和夸大性别差异。
符合传统期望的男人应该具有高工具性、低表达性特质,他们是坚忍、强悍的铁血汉子;而符合传统期望的女人应该具有高表达性、低工具性特质,她们热情友好,但不够自信主动。 屈从于传统的性别角色对男人是一种伤害,剥夺了他们本可成为更好丈夫的技能。
工具性特质 | 表达性特质 |
---|---|
自信 | 热情 |
独立 | 温柔 |
有抱负 | 有同情心 |
领导力 | 亲切 |
果敢 | 敏感 |
自尊
对自我的评价构成了自尊。如果对自己的技能和特质持有正面评价,自尊水平就高;如果怀疑自己,自尊水平就低。因为高自尊的人一般比低自尊的人活得更健康、更幸福,所以大家都认为自我感觉良好有益身心。
自尊是人们的主管计量器,即“社会关系测量仪”,测量我们与他人人际关系的质量。 自我评价极大地受到我们假想中其他人的看法影响。
低自尊的人有时低估伴侣对他们的爱,从而损害亲密关系,还觉知到根本就不存在的伴侣的漠视。与高自尊者相比,他们会感受到更多的拒绝,经历更多伤害,变得更容易发怒。这些痛苦情感使他们更难建设性地行动,以应对臆想中的危险。当亲密关系出现挫折时,自我评价高的人却能拉近和伙伴的距离,努力修复亲密关系,低自尊的人则防御性地把自己隔离起来,生闷气,乱搞一通,还觉得自己更加糟糕。
我们都需要在与他人的联系和自我保护间保持平衡,但低自尊的人总把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置于亲密关系前。
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来自于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并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后续发展。
人类本性的影响
当男人想确立长期的亲密关系时,比女人更看重外表长相;而女性比男性更关注长期伴侣的经济前景和地位。
##Chapter 3 吸引力
### 基础 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于我们有奖赏意义。影响吸引力的奖赏有两种类型: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和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
多数情况下,人们提供的直接奖赏越多,对我们的吸引力就越强。
####喜欢身边的人 要给临近的作用下一个定论的话,就是它能增强我们对他人的情感。如果我们与别人相处愉快,当他们在身边时我们会更喜欢他们。然而,如果我们讨厌某人,临近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喜欢那些漂亮的人
长相吸引力匹配:人们或许都想得到俊美的伴侣,但最终结果通常是与自己容貌相当的人配对。
吸引力匹配现象表明,要想享有成功的亲密关系,我们应该追求最有可能回报我们的伴侣。
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综合吸引力)= (伴侣的长相吸引力)X(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
最吸引人的伴侣是长相还过得去,也很可能接纳我们的人。
我们期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大小,很大程度上和自己的适配价值(mate value)即作为生殖伙伴的综合吸引力有关。
一般而言,人们似乎注意到别人接纳和喜欢自己的可能性,他们更可能与那些愿意接纳而不是拒绝他们的人接近。
####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
人际吸引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相像率:同性相吸。伴侣间共同点越多,彼此越喜欢。
最有吸引力的伴侣仍然是那些在很多方面和我们相像,但又拥有我们通过努力能实现的理想特征的人。
即使支配欲很强的人也更喜欢有主见的家伙,而非长期屈从顺服的懦夫。
####男女两性期望的理想伴侣
在评价未来的伴侣时,男人往往首先确保女友至少有着普通的长相,然后再来寻找可能多的热情、友善、诚实、坦率、稳定、幽默和智慧等等特征。绝世容貌是男人所渴求的,但不如高水平的热情和忠诚重要,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屈居第三位。
女人往往首先确保男友至少有点金钱和前途,然后再来寻找尽可能多的热情、友善、诚实、坦率、稳定、幽默和智慧等等特征。金钱财富是女人所渴求的,但不如高水平的热情和忠诚重要,长相排在第三位。
只要女伴姿色中等,只要男伴金钱足够,两性都想尽可能得到更多的热情和忠诚。
##chapter 4 社会认知
认知决定了人们的感受和行动。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影响着人们对随后获得的信息如何解释,也影响着人们对新信息的择取。
验证性偏差:人们常常寻找那些能够证明自己正确的信息,而不是那些证明自己错误的证据。
实际上, 对异性恋爱关系预测最准确的往往是女当事人的朋友。
归因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 人们常常能深切地感受到影响自己行为的外部压力,因而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容易作出外部归因。但他们注意不到同样的环境也会影响他人,从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常常归因于他们的内部原因,如意图或性格。
这一现象对亲密关系的启发意义在于:它使伴侣忽略了他们在彼此身上观察到的行为正式自己所引发的。
自利偏差:欣然地把成功归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
改善关系的归因让伴侣肯定体贴、慷慨的行为,宽恕令人不悦的行为,认为它是一时的过错。维持苦恼的归因刚好相反,责备伴侣的不合心意的行为,却并不肯定伴侣的良好举止。
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全部信念和情感。
亲密关系对自我概念的功能:自我提升和自我证实。
自我提升:对正面的、褒扬的反馈的渴望。
自我证实:对于自我概念一致的反馈的渴望。
在恋爱的伴侣关系中自我提升非常明显;那些赞赏我们的恋人比那些认为我们有缺陷的恋人更让我们感到亲密。但一旦人们结了婚,自我证实的动机就居于主导。具有负面自我概念的人的确认为不赞赏他们的配偶比赞赏更亲密(婚姻转变)。
自我概念对人们选择亲密伴侣具有导向作用。他人的赞许和接纳令人愉快,但在长期的亲密关系中,人们更偏爱能确证自我认知的反应。
Chapter 5 沟通
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指的是向他人透露个人信息的过程,它是亲密程度的指标之一。
一次说太多、太快是危险的;因为这样会突破别人的期望,常常会留下糟糕的印象。最好的策略是经常保持耐心,让可以感觉到的相互作用逐渐地增加你们交往的亲密感。
持久的亲密关系似乎取决于伴侣的应答性而非相互作用。如果我们像知己或爱人透露了一些隐私,我们并不需要对方回报类似的秘密,而是希望我们的真诚能够引起对方的同情、宽容和接纳。
长期来看,没有任何人际关系能够维持全部的开放和亲密感,即使尝试这样做都是错误的;亲密的自我表露和选择性地保留一些秘密都能促进婚姻的美满。
亲密表露的人比那些对自己的信息三缄其口的人更招人喜爱。相互的自我表露还能建立双方的信任。
所以,得到和给予自我表露都让人感觉良好,并且这方面的言语沟通是构筑亲密关系必不可少的基础。
自我表露方面两性的差别
男性对女性较为开放,女性彼此之间也较为开放,但男性不怎么对其他男性进行自我表露。
因此,男性常常依赖于从女性那里得到温情和亲密,反过来女性却较少依赖男性。因而,男性一生中或许需要与女人交往来避免孤独,但这方面女性通常并不需要男性。
实际上,只有传统型、大男子主义的男性才会与最要好的朋友也只维持着表层肤浅的沟通,故而需要与女性建立亲密关系以避免孤独。与此相反,双性化的男性(既自信果断又热情外向)能很轻松地向男性和女性进行自我表露,从而体验到与所有朋友交往的乐趣;结果他们不会感到孤独、与表达性低、传统型的男人相比,他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女性交往。
Chapter 6 相互依赖
依赖的社会交换模型
1
关系结果 = 奖赏 — 代价 人际交往的结果是正还是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评价结果的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就是我们的期望;第二个标准是加入没有现在的伴侣,我们认为自己会过得怎么样。
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来自交往的结果和比较水平(自己的期望)之差,即:
1
满意度 = 结果 — CL(comparison level)
替代的比较水平CLalt是指如果我们抛弃目前的亲密关系,而转投可以选择的更好的伴侣或情境,所能得到的交往结果。
对亲密关系的满意程度并不是决定我们要保持或离开关系的主要因素。
1
依赖度 = 结果 — CLalt 社会交换的三个重要因素是人们关系的结果、比较水平(CL)和替代的比较水平(CLalt)。人们在交往中得到的净盈亏就是他们关系的结果。结果超过预期或CL,人们就满意。低于CL,就不满意。此外,如果人们当前的结果好于从别处能得到的结果(CLalt),他们就依赖于现在的伴侣,不太可能离开。然而,如果他们从现在的伴侣处得到的结果比他们从别处能获得的结果更差(他们的结果降到CLalt以下),他们就会倾向于独立,很可能离开当前的伴侣。 
当CL和CLalt都要好于或者差于个体当前关系的结果时,两者孰高孰低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CL和CLalt各自与当前关系结果的相对位置。
较少依赖于亲密关系的伴侣在关系中拥有更大的权力。
比较水平是建立在我们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所以它往往会随着我们得到的关系结果而不断波动。
赢得彩票和找到完美的伴侣都不太可能使你永远幸福。
失去通常比同等程度的得到对我们的影响更大;我们喜欢得到,但我们更憎恨失去。(5:1)
亲密关系中的冲突
亲密关系中不存在冲突和批评并不必然意味着就会出现快乐和充实,正如快乐和充实的出现并不表示就没有冲突和批评。
我们当然希望能避免令人痛苦的冲突和其它代价,但如果亲密关系要兴旺繁荣、快乐充实,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避开任何使人不愉快的事情。我们还要为伴侣提供快乐的、有趣的、兴奋的经验,必须尽力满足他们的接近目标。
自我延伸模型
自我延伸模型:能扩展我们的兴趣、技能和经验的伴侣关系就能吸引我们。
这就是为什么刚刚恋爱的人常常会快乐无比的原因所在:新建立的亲密通常包含有知识的增加和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的相互关系。
单调平庸会让任何亲密关系变得了无生气,而不断革新和呈现新奇就能把无聊乏味拒之于千里之外。
亲密关系中的经济理论
根据相互依赖理论,人们都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奖赏,总是想得到最好的人际交易。
如果你想使你珍视的亲密关系走下去,确保伴侣对你的依赖和你对伴侣的依赖程度一样,这对你是非常有利的。这样做一个最直接的方法是:为伴侣提供高水平的关系结果,使他们想要留下来。
如果慷慨待人能增加自己的利益,贪婪的人也会变得乐善好施。
如果人们需要彼此,宽容大度地对待对方是非常有益的,能增加伴侣的利益,从而使他/她留在自己身边。
Chapter7 友谊
友谊发展的障碍有羞怯和孤独。
羞怯
羞怯的三个特征:
- 首先,惯常羞怯者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
- 其次,他们倾向于怀疑自我。
- 最后,他们的社交技能不如坦荡豁达之人。
解决办法:
他们只要精神放松,不再担心别人的评判,就可以表现得坦荡豁达。
一味羞怯并不能帮他们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那么相信自己并期望交往能顺利进行,又能失去什么呢?
孤独
孤独正是归属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恶果。
孤独者对别人的话语反应迟缓,不会询问任何问题,从他人不带恶意的话语中却能品读出拒绝,所以与孤独者聊天没有任何乐趣。此外,他们不会进行太多的自我表露;他们的谈话通常淡漠肤浅、毫无意义,所以他们很难形成他们所渴望建立的亲密关系。
孤独产生于人际障碍,而抑郁则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失落和挫折。抑郁者还会表现出可憎的行为模式,即过度寻求保证。
充满希望比消极悲观更有可能医治好孤独。
要克服孤独,我们就应该寻求新的友谊,而不是爱情,尽力使自己显得友好。
关注他人的优秀品质,期望他们愉悦友善,并且耐心地承认友谊的建立需要花费时间——你就有可能会享有与他人更有价值的交往。
Chapter 8 爱情
爱情的三角理论
理想容易暗淡,魔咒会被打破,戏法终将被戳穿……浪漫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逝,因而熟悉能使人更现实、毫无保留地审视对方;晌午刺眼的阳光最终驱散了月亮留下的迷人光晕。
享受激情,但不要把它作为维持爱情关系的基础。培养与爱人之间的友谊。努力保持新鲜感;把握住每一个与配偶共同进行新奇探索的机会。如果对爱人急迫的欲望渐渐演变成平静而深厚的情感,不要觉得奇怪或失望。这种幸福的结果可能会让你称为幸运的爱人。
最后,只要具备智慧和一起努力,我们就能和爱侣幸福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