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
本月本来是要读村上春树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的, 但很快被这本心里著作巨婴国吸引,通读之后觉得受益良多,觉得更加认清了自己和这个世界。(下文加黑处为引用)
##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本我、自我和超我,这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放到国人身上,他可具体表达为:全能自恋的本我、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和软塌塌的自我.
全能自恋性的本我即,我是神,世界应完全按照我的意愿运转。
绝对禁止性的超我即,你的一切自发行为,都是不对的。
两者冲突太强,以至于作为协调者的自我没法协调,所以变得软塌塌了
全能自恋的本我是从婴儿时期就有的,在妈妈的照顾下觉得自己能控制一切,稍有不如意就大哭大闹,但长大后我们需要懂得这个世界并不是围绕着你转的,你得适应事情发展不按照你的预期的状况,这时候,大哭大闹妈妈也帮不了你,相反,你需要更深刻的了解这个世界运行的方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期待。绝对禁止性超我是你的父母、深处的社会强加给你的准则,条条框框,处处限制着你,让你不能为所欲为,甚至不能有一丁点自己的想法。当无法突破的环境和自己不成熟的全能自恋冲突时,对外表现出的自己总是软塌塌的,对谁都一副笑脸,不敢表达甚至都捕捉不到自己的想法。
人性很复杂,但它的基本逻辑很简单:
一、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
二、能量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被看到,就变成了光明,变成了生的能量,如热情与创造力。
三、能力体伸展出的每一份能量,如不被看到,就变成了黑暗,变成了黑色的、死的能量,如怨恨与破坏力。
四、当一个人整个的能量体都被看到,生命就得以证悟。
并且,最初都是在关系中被别人看到,而后自己将这一点内化,就可以自我觉知了。
所以,一个软塌塌自己的关键是黑色的能量没被看到,你在超我(外界看法)的压力下觉得那是坏的,想要遮掩它,消灭它,但黑色的也是生命力,其实灭不掉,而需要被看见、被理解和接纳。它一定也在诉说着你的某种欲求。
爱, 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要学会爱那个不好的、讨人厌的自己。
共生即绞杀
共生心里,在巨婴身上展现为:
一、到处找妈。不愿生活自理,总想招人照顾自己,帮自己擦屁股。
二、集体主义。大家要共生在一起。
三、统一思想。大家必须统一在某一思想里。
四、反对独立。
五、没有界限。
集体主义的真相是,个体的心里发展水平太低,导致大多数人的里子是破碎的,必须千人一面,用共生的方式,追求和他人的融合,以此将个体镶嵌进一个集体性自我中。
生活在共生关系中是舒适的,不用时刻思考该怎么做,要做的是顺从、听话、消除差异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久了,自己的个性化部分就被绞杀掉了。
共生关系如果在伴侣中,也许会非常亲密,但很容易察觉到两个人的发展似乎被限制了,虽然亲密,但谈不上精彩,因为精彩属于个性化的部分。
生活在共生关系中,一定要守住自己的界限,不要沦为对方的奴仆。并且,无论如何,都要学习真实,以自己感觉为中心发展真自我,别太在这个关系中委屈自己,否则最后会发现,这最不值得。
一个生命,是逐渐走向更开阔的世界的过程,好的关系,应该最终会导向这个结果。常见的一种伴侣模式:双方都战战兢兢地应对对方,但同时,自己又构成了对方战战兢兢的原因。
人际关系中,亲密很重要。界限,同等重要。弗洛伊德说一个人必须学会合理或象征性地表达他的攻击性,否则他就会出现心理问题。攻击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划分界限。心理健康,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一个常见的代价是——我不再是众人口碑中的好人。一个人如果太考虑别人,就会失去自己的节奏。
尊重你的感觉,哺育你的感受,成为你自己。
中国式好人
他们的特点是:只付出,不索取;总给予,难接受;封闭,感觉麻木;理性或许发达,但感性一般不发达;他们的好,像绵羊,而缺乏力量;他们没有欲求。也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就是王小波所说的,沉默的大多数。
好人的真相是:缺爱、自卑、恐惧。他被母爱乃至他人之爱照到的地方太少,他觉得自己的内心大多是坏的,他得成为另外一个人,才值得爱。因为想得到爱和认可,所以拼命的对别人好;因为害怕失去爱,所以拼命的对别人好。但,他们的好是讨好,讨好,都伴随着很深的自卑和恐惧。最要命的是,讨好者看似不寻求物质与利益上的回报,但其实要一个很大很重要的回报——尊重我爱我关注我亲近我。但讨好,本质上是一种防御,反而将讨好者与他人隔离开,他们发现自己付出了一切,却什么都没得到,那时就会生出怨气。越是超级好人,他们的怨气越是可怕。他们尽管在过度付出,但其实感觉不到对方真实的存在,所以他们付出,是在付出给一个想象中的人,而这常常是他们自己内心那个童年因为缺乏爱而又匮乏感的孩子。而对方,则会感觉到被强加,甚至会有被勒索的感觉。
好人最失败的地方,是伴侣关系。好人藏着一个逻辑是:我为你付出了一切,你要爱我。这种对爱的渴求,自然在伴侣关系中达到顶峰。可是,伴侣关系的根本逻辑是亲密。亲密,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而达到,而付出没有这个功效。面对一个虚假的人,我们没有办法生出爱与亲密。
好人最重要的逻辑是,真实的、有欲望有需要的自己是坏的、卑劣的,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好人,才能被人爱。
伪装成一个好人,对于活出自己,活出爱,没有多少意义。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并去满足自己,而逐渐地从好人的壳中走出来,成为一个生动而有坚定自我的人。
成为一个不伤害别人、被动的好人,容易;成为一个能主动散发着热情与爱意的善良的人,难。
缺爱不是我们的错,对爱的渴求是一个人很本能的欲求,是很高尚的诉求,但我们必须记住一点:对别人好,可以赢得认可和尊重;但若想赢得亲密,只有一条路——真实和敞开。而且,
除非能在关系中自由表达,否则关系难直接愉悦你。
好人总是缺乏活力,软塌塌的。因为活力,是带着攻击性的,好人不能接受这点。中国式好男人,稳重厚道,但被动消极。被动消极的原因,不是善良,而是因为有一颗玻璃心,承受不了渴求表达被拒绝的挫败感。所以说,你所能享受到的愉悦和你所能承受的痛苦是成正比的,只有能不断克服尝试过程中的挫败感,才有可能得到自己内心真正渴求的。
好脾气,常常是活力被阉割的结果,这样的好脾气总伴随着无趣和无力,也不能和别人建立生动饱满的关系。相反,将活力活出来,会让别人觉得,你不再那么容易让步,但也更精彩更有魅力。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尊重你自己的感觉,你越是别具一格,别人就越喜欢对你说三道四,这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你自己的感觉。
真实的自己胜过好的自己,愿我们爱上自己的攻击性,带着攻击性和别人相处,并真正体验到这时的关系,更迷人,也更有深度。
关键是要把热情活出来,而后去爱就不再容易觉得是付出。
伸出双臂,如果你还渴望被拥抱的话!
我们都是全能自恋的龙
很多时候,如果事情发展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他人的表现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自己可能会陷入一种愤怒、无助、压抑的情绪中。这,其实是全能自恋的原因,是因为没能摆脱婴儿时期的全能自恋——自己一动念想,世界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改变,没能区分想象和现实,没能真切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自身所处的环境有限。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改变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付诸努力了。
成熟心智的一个起步标准,就是能区分想象和现实,并能知道,想法不等于行动,更不等于后果。还知道,从想法到行动,从行动到有后果,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做努力,然后,想法才可能变成行动。
真正的自信,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能轻松的做到什么,而是深刻相信努力会有回报这一因果定律,坚信自己肯付出努力,不会因为一两次的挫折而信心动摇,要知道,越努力,回报才越有可能。
真正的自信,是相信别人和自己是同等重要的存在,不会因别人未能按照自己期待的那样回应自己而怨恨别人、感到羞愧。
真正的自信,不会因为别人比自己好(漂亮、有钱、见识广、人脉广、生活多姿多彩)而自卑,而是能看到差距,不过分羡慕对方天生的优越条件,学习对方优秀的部分,努力提高自己。
自我有两种:真自我,假自我。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心里与行为从自己的感觉出发;有假自我者,他的一切围绕着别人的评价而构建。
有真自我的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即便没要到什么,他仍然有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
有假自我的人,不管他的欲望看起来有多强,其实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他要的,是别人都要的,只是,他希望自己要得更多更好,若实现了,他就觉得自己有高自我价值感,若不能实现,他的自我价值感就崩塌了。
我相信,真正的快乐,是追求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望,而不是和别人攀比,拼命获取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大家都有自己要更多更好的。感触最深的是,当我真正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可爱的,如果能和她在一起,我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一丁点都不羡慕那些女朋友更漂亮更活泼的人,因为,她,是我内心最渴望的。依然记得那种感觉,想她时在床上辗转反侧,少有的失眠;告白时近乎窒息的呼吸,一句我喜欢你说了有漫长的一分钟;失意时对着天上的流星一遍遍诉说着对她的喜欢,想把这份喜欢的心情保留的久些。这种感觉让我真切的体会到活着。虽然追求未果,但我更加热爱生活了,她的存在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世界多么美好,有那么多的美好值得我们努力去追寻,心里充实了很多,也能更加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人生,以前,我以为自己必须有钱、帅、有才华、有能力才能幸福的活着,所以当脱发不期而至时,当发现周围人的经济条件更加优渥时,当发现自己并不比其他人聪明多少时,我不觉得自己以后的人生能快乐。但现在,我坚信,真切的喜欢上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努力的去追寻,无论结果怎样,这个过程都是莫大的快乐。
能力并非来自神来之笔,而是和事物之间建立深度关系;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是投入,不是将你的自恋强加于事物之上,而是放下自恋想象,尊重事物本身的真是规律;一个人能否持续努力投入的关键是能否处理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挫败感,一受挫,就觉得“我整个人不好”,也源自自恋心里——我和整个世界是一体的,所以我能控制一切,否则就意味着一切都是我控制不了的。
你是人,不是神。
巨婴做事,常只能过一招,败了就不行了;成熟的人做事则可以连续过很多招,因懂得努力的价值。
多付出努力,就可能会有效果。你持续地发出声音,世界回应你的可能性就更大。
巨婴觉得,我一发愿,事情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来,否则就会感觉到挫败,成年人则知道,好好去投入,在时间上持续,在空间上延伸,事情会逐渐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
这个过程中,耐心和投入是关键,没有它们,就算有所成就,也是个粗糙玩意儿,有了耐心和投入,成果就会趋向完善精致辉煌。
容易得到的只能让你感到舒适,不能让你感到激动。
有真自我、真自信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不会自我攻击或攻击别人。严重的自我攻击,是自我脆弱的标配,各种不顺的事出现时,很容易自我攻击。
激烈的谴责别人,或激烈的自我攻击,如自毁式的忏悔,其实都是蠢事与挫折对脆弱的自我构成了一种摧毁,所以必须找一个责任人去负责。当为此努力时,意味着自我反思都不可能,所以改变也就基本不可能了。
挫败发生后,健康方式是:事情层面上自我归因,但不过分,同时也能客观归因外界;情绪层面上自我安抚,并寻求他人的支持,同时,让一些必然的情绪,如悲伤,得以流动。并且,不管如何归因和有何种情绪,都会自爱。
孝就是顺
复杂的家庭政治其实就是要归结到一句话上——你们要听我的。如果我有权力,就直接命令你们听我的;如果没有,就攒道德资本,通过让你内疚的方式听我的;如果还做不到,就死给你们看,用自杀的方式让你们听我的。
人类最重要的事情上,都可能会发生权力之争。所以自由民主极为重要,其核心价值就是,在自己的事上,自己说了算,而在共同的事情上,则都要有博弈资格。不管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能力,都必须学习尊重对方的自由意志。
无回应即绝境
真正自信的基础,是爱;而自卑的基础,是因为爱的匮乏。
我们在逃避外界压力时,同时逃避的,是内心不愿意面对的感觉。因不愿意面对可怕感觉,我们就不能很好地处理外界压力。但一旦能面对一直逃避的感觉后,就可以理性地处理外部事物了。
当你处于某种不能承受的负面情绪时,和这份情绪在一起,是极为重要的。
感受被看到,就是最好的治疗。
从龙成为人
从龙成为人,其实我觉得包含两个部分:第一,摆脱掉婴儿的全能自恋,不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不再认为世界围绕着自己一个人转,认识到他人和自己是平等的存在,这样遇到不顺和挫折时才能很好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同时理性分析各种内因外因,通过行动和努力来改善自己的处境;第二,认识到超我(社会,父母,身边的人)对自我的束缚,尊重自己的感受,认可自己合理的欲望,更主动、更有活力。
** 集体主义环境下长大的人,没有成熟而个性化的自我,却总觉得自己有资格教别人怎么做,而他们教导的内容,千篇一律乏善可陈。这份教导别人的资格感就来自,我是集体的代言人。**
跟随他们的教导,你只能成为庸庸碌碌的一员,最终迷失。
你的内心深处是怎样的,这极为重要,看清楚,你可以更好的选择,你的选择,最终决定了你是谁。
内心深处有些是黑暗的,你要做的不是否定它,而是理解接纳它,但同时选择一种合理性的表达。绝大多数人,则想去做好人——与内心的魔相反的人,但是,这个好人,因为切断了与全能自恋能量的连接,而变得无力;解决内心交战与外界冲突的办法,不是压制全能自恋,而是理解、看见和拥抱它。
完整地成为你自己的历程,即英雄之旅。这至少需要两点:一、在现实世界展开你的心,由此,你将难以观察的内在世界,投射到了外部世界上,这样你才能观察到,你的心是怎样的;二、深入认识你自己,特别是那些让你恐惧的部分,最初你不可避免地会认为,是外部世界让你恐惧,最后你会发现,你真正恐惧的,是自己的内在。
这个历程的关键,不是变得更好,而是能触碰到你自己真实的、看似恐怖的人性。英雄之旅,不是一颗小树拼命长成正能量满满的大树,而是同时也深入黑暗汲取能量的完整大树,它的树冠伸向明亮的天空,树根则扎根黑暗的大地。
这个过程的关键,是触碰痛苦与黑暗。触碰了自己的痛苦,才能懂得别人的痛苦;触碰了自己的黑暗,才能容纳别人的黑暗。并且,真碰触到时,会发现痛苦中有馈赠,而黑暗即是力量与生命。
英雄之旅有三个阶段:一、花园,孩童在伊甸园般的怀抱中,纯洁美好;二、沙漠,你如同骆驼,忍辱负重地行走在慢慢旅途中,见证复杂而完整的人性,你本想通过简单的行善与忍耐,抱着其他一些单纯而看似正确的信念,与他人乃至世界相处,却发现事情总是事与愿违,你不断受挫;三、狮子,你有力量的活着。你看到了外界的复杂和内在的复杂,你发现你必须把真是的自己拿出来。
之所以经常感到空虚,是因灵魂一直没有得到滋养。从自己感觉出发而做的选择,不管多琐细,都是对灵魂的滋养。
当有渴望的时候,如何满足自己,当有痛苦的时候,又如何化解。人格健全的人,他既是体验者,也是观察者和思考着,他能顾及细节,也能看到全局。之所以能做到这两点,是因为他对得到爱有信心,也因而能承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
然而,人格破碎着,内心没有承受痛苦的空间,也没有延迟满足的空间,他们很容易饮鸩止渴。
最后,生命是为了更好地成为自己,而不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