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

——林语堂

感悟

很喜欢苏东坡,巧合的是,我小时候一个很好的伙伴叫李东坡。佩服苏东坡,佩服他的才华,喜欢他的词,羡慕他和家人(弟弟子由)的亲密,羡慕他有那么多的知交好友,在被贬谪的途中,真是每个城都有温暖他的朋友陪伴啊,另外,他的文章中叙事讲道理的水平,真是炉火纯青,和现代人的词不达意或有话说不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在人生的坎坷中表现出的乐天也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所谓的乐天,不一定心里有多快乐,更多的是接受上天的安排,并从中找寻体会乐趣吧。本书读起来,说实话总觉得故事线有些跳来跳去,对任务性格的刻画也不够突出,感觉没有央视的百家讲坛讲得好。

笔记

  1. 我一生之至乐在执笔为文时,心中错综复杂之情思,我笔皆可畅达之。
  2. 在中国,小儿初生便是一岁,这是由中国人历来都愿早日达到受人尊敬的高龄的缘故。第一个新年移到,人人都长了一岁,那个婴儿就是两岁。按照中国的计算法(虚岁),一个人在他生日前来算,他总比实际年龄大两岁,在生日之后算,总是大一岁。
  3. 苏东坡若用“序”这个字,便是对祖先失去尊敬。于是他只好把他作品中所有的“序”,都改称之为“引”。在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皇皇巨著中,我们找不到一个“谈”字,因为“谈”是他父亲的名字。有一个人名叫“赵谈”, 司马迁竟擅自改为“赵通”。同样,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必须避开他父亲的名字“泰”,所以今天我们在他那一百二十卷的大作中找不到一个“泰”字。
  4. 用著名的词语与典故而不明言其来源出处,饱学之士读来,便有高雅不凡之乐。这是一种癖好相投者的共用语言。读者对作者之能写此等文章,心怀敬佩,自己读之而能了解,亦因此沾沾自喜。作者与读者所获得的快乐,是由观念的暗示与观念的联想而来的,此种暗示比明白直说更为有力动人,因为一语道破,暗示的魅力便渺不可得矣。
  5. 科举考试举行的季节,也是婚姻大事进行得活跃的季节。
  6. 敢于玩弄自己性命的人自然敢取别人的性命。
  7. 在中国四千年的历史上有四次(大的)变法,结果都归于惨败。商鞅的法西斯极权主义;汉武帝时的桑弘羊的国家资本财政论;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国家资本论);
  8. 历史上,多少政治上的罪恶都是假借“人名”的名义而犯下的。
  9. 在任何政治斗争中,正人君子必败,而小人必占上风,因为正人君子为道义而争,而小人则为权力而争,结果双方必各得其所,好人去位,坏人得权。
  10.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空折枝”便表示误了求爱时期。
  11. 苏东坡这个人物个性太复杂,方面太多,了解不易。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学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故也不能为醉汉。他对人生了解得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自然不愿把生活完全消耗于醇酒妇人之间。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看法。
  12. 所谓解脱一事,只不过是在获得了精神上的和谐之后,使基层的人性附属于高层的人性,挺其支配而已。一个人若能凭理性上的克己功夫获得此种精神上的和谐,他就不须完全离开社会才能获得解脱了。
  13. 事实上,在奢侈豪华的生活和简单朴质的生活之间,论幸福,并没有多大不同。高职显位的荣耀,只有在没有那种能力资格的人眼里,才值得羡慕。
  14. 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与生而俱来,由生活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